【膝關節手術】膝關節復健的黃金時機為何?

人工膝關節手術後自己應該如何照料或是家屬應該如何協助?相信是許多民眾很想知道的問題。唯有手術後立即且正確地進行復健,才能有效減少沾黏、活化心肺功能以及提身肌耐力,盡快恢復到原本的生活!

 

精選內容:

 

為什麼要換人工膝關節?

當我們的膝關節因為多年的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的外傷或感染等因素導致膝蓋關節產生嚴重的破壞,進而造成行走及彎曲膝關節變得困難而影響日常生活時,醫生會視情況做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使用人工的關節取代原有的關節。

 

膝關節復健最佳時機為何?

豐榮醫院治療長黃皓羣說:「盡早的復健介入,才可能有最好的治療成效。而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治療目標,簡易來說可分成四個階段。」

  1. 手術前:會在此階段了解個案原先的生活型態、身體姿勢及動作模式等,並在可忍受疼痛的範圍內維持肌肉的力量還有關節活動度,同時進行錯誤姿勢的修正;有人會說都要開刀了還做復健感覺意義不大,但這時候的介入可以讓治療師幫病患重新建立起身體的正確基模,進一步提升體力和肌肉量,也就是把身體準備好再去開刀,避免屆時手術後的肌肉力量及體能下降過多,導致恢復時間拉長。
  2. 初期:手術後的初期著重在患部消除水腫、避免腫脹,在不痛的範圍內維持關節活動度,並藉由簡易下肢運動例如活動腳踝、勾腳板,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手術出現併發症、後遺症,以及完整的日常生活功能衛教,包含傷口照護、正確的擺位、避免過大角度或錯誤動作造成傷口撕裂及關節不穩定導致脫位等,像是各種手術後的禁忌動作,例如有些髖關節手術後不能過度彎腰、腳步能交叉等;當然,這時候也會幫忙其他好的手腳及軀幹維持住肌肉力量,避免休息過長時間導致機能退化。
  3. 中期:手術五天內以基本「肌肉力量」及「關節角度延伸及穩定度訓練」練習為主,例如膝蓋原本只能彎曲 60 度,逐漸加強到完整彎曲等,住院期間物理、職能治療師會帶領一起練習,幫助病患重拾完整關節活動度、恢復肌力訓練、加強本體覺、增加雙側肌力及動作對稱性、在輔助下盡可能開始練習功能性活動;在出院前,職能治療師還會與患者討論日常生活的輔具,像是增高馬桶、適合的助行器或是腋下拐、取物夾等,以利患者出院後仍可以保有一定的功能表現;即使患者出院,治療師也會開立訓練菜單,讓患者回家後也能繼續維持訓練。
  4. 後期:更進一步加強力量提升、以及重要的功能性練習。這段復健時間較長可能需要 1-3 個月。當骨頭長好時進階進入功能性的訓練,增加動作協調性、加強動作技巧,習得完整的日常生活功能性動作,像是練習拿拐杖走路、扶著東西坐下來上、自己穿脫衣服。

 

膝蓋不適示意圖
【膝關節手術】膝關節復健的黃金時機為何?

 

膝關節手術|術後運動

採漸進式下床,先坐於床緣約5分鐘,若無頭暈不舒服,可使用助行器,患肢不負重,站立於床旁5分鐘,待無不舒服在於病房以助行器協助於房間內走動。

(1)助行器使用方法:讓身體重心放在健肢,雙手將助行器挪前一步,患肢同時跟進一步,再手握助行器支撐身體,同時健肢跟進一步。

(2)拐杖使用方法:讓身體的重量由健肢來支撐,兩支枴杖及患肢同時跨出一步後健肢跟進。

 

膝關節手術|復健運動

每天運動3-4次,每次30分鐘,做完後平躺腿墊高30分鐘。若要冰敷幫忙消腫止痛,切記一個部位冰10~15分鐘不可超過。

(1)股四頭肌運動:先平躺,然後把患肢的腳伸直喔!用力。使膝關節向下壓,膝窩貼到床面,維持下壓動作5秒鐘後放鬆,然後重複做5分鐘。

(2)踝關節運動:先平躺,把雙腳伸直平放,把腳板上下伸曲反覆約5分鐘。

(3)抬腿運動:先平躺,伸直患肢,然後把一隻腿抬高約30度並維持5秒鐘慢慢放下來,反覆做5鐘,再換另一隻腿做同樣的動作。

(4)側姿抬腿運動:先側躺向健側,並將健側的髖部膝關節略彎曲以保持平衡,把患側腿向上抬高後,緩緩放下重複做5分鐘。

(5)坐姿直舉腿:坐於床沿,於膝下放一小枕頭,(可用衣服捲起代替)讓雙膝蓋自然垂下,讓一側小腿向上伸直,再緩緩屈膝,盡量下彎重複做5分鐘。

 

膝蓋疼痛示意圖
【膝關節手術】膝關節復健的黃金時機為何?

 

膝關節手術|出院要注意的事情有那些?

  1. 患肢可以完全負重但要務必小心因傷口疼痛導致軟腿跌倒。有些人回家後就可以走得很好,但是初期有助行器的保護還是很重要的。
  2. 早晨起床或休息一段時間後,可先活動一下雙腿關節再起身走動。
  3. 長時間的站立或走路後,腳有腫脹情形是蠻正常的。休息時抬高腿部或冰敷都會有幫助。
  4. 爬樓梯時應健肢先上,再用患肢上,每次只登一階,下樓梯時患肢先下,再下健肢。
  5. 定時去廁所坐坐,不要很急了才跑廁所,很多人都是急著去廁所的過程被絆倒。
  6. 傷口未拆線前應保持傷口乾燥避免弄濕,否則應換藥。
  7. 若有下列情形請盡速返院檢查 :
    (1)傷口有紅、腫、熱、痛、流出液體血水。
    (2)小腿或足部有腫脹或壓痛。
    (3)跌倒或受傷讓膝關節再度受傷害。
  8. 傷口拆線後2天可淋浴,手術傷口一個月內都不建議泡澡。
  9. 定期依醫師指示回門診檢查。

有許多患者因為怕痛所以不敢進行復健,但其實在專業治療師的幫助之下,許多復健是安全、無痛且有效率的!因此手術後與專業醫生討論自身的復健計畫,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後遺症還能提升生活品質!

 

若您有任何不舒服,歡迎您使用網路掛號,盡早治療恢復健康:

 

其他衛教知識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