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須知

何謂痛風

       痛風的發生是因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而使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節炎腫脹和變形,為極度疼痛的關節炎,因痛時來去如風,故稱為痛風,又稱皇帝病。

 

高危險因子

        1.有家族史2.血液病(白血病)3.服用特殊藥物如利尿劑4.酒5.高血壓6.肥胖7.腎衰竭8.鉛中毒9.飢餓

 

臨床徵象

1.痛風發作在晚上,引起的症狀是單一或多個末梢關節,以腳趾、足背、腳踝、膝蓋而順序排列,會劇烈疼痛,也合併有發炎、腫脹及壓的症狀甚至出現痛風石。

2.開始發作經2-3小時候,會腫脹且體溫也會升至38-40度左右,若沒治療,一星期後會自動消失。

3.誘發因子包含飢餓、飲酒、飲食不正常、壓力及阿斯匹靈與利尿劑使用。

4.一般年齡40歲以上,90%為男性,女性是停經後發生,但近年來年齡有趨降的情形。

5.10-20%患者會發展成腎結石。

 

飲食原則及注意事項

★維持理想體重。理想體重(公斤)=22×身高(公尺)×身高(公尺),體重過重者應慢慢減重,每月減一公斤為宜,不宜快速減肥及斷食,以免因組織快束分解產生普林,如在急性期,則不宜減重。

★蛋白質,以每個人每公斤理想體重,攝取一公克蛋白質為宜,其來源為植物蛋白。

★食慾不佳時,應注意補充含糖液體,如:蜂蜜、果汁、汽水等,以避免身體組織快速分解誘發痛風。

★每天喝2000-3000ml的水,可可、咖啡、茶的代謝物不會堆積在組織內,適當的飲用,可提高水量,而利尿酸排泄,鹼化尿液。

★減少油脂及酒類的攝取,以減少尿酸堆積。

★酒類絕對禁食,因會產生乳酸,影響尿酸排泄。

★避免暴飲暴食,過度勞累,緊張受寒,關節損傷。

★痛風及關節炎藥物要定期服用,並定期追蹤,如有症狀應立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