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網球肘?
網球肘示附著在手肘關節外側的肌腱發炎與退化,引起手肘外側疼痛及手臂無力,其病灶常發生於從事網球運動者,故稱為網球肘。通常發生在成年人居多,和季節的變化無關,但與使用肘關節或前臂及手腕轉動之頻率有關。
二、網球肘是怎樣發生的?
由於肘關節重複動作及過度使用,引發附近肌肉、肌腱、軟組織受傷、像是經常手臂舉高過頭部的職業運動(如網球、風帆、衝浪運動、攀岩、擲標槍、手球輪椅運動員),以及工作上需要使用較多臂力使力姿勢及技巧不適當者都比較容易得網球肘。
三、網球肘有那些症狀?
(一)疼痛:
1.手肘外側疼痛或局部壓痛,有時會輻射到手背,產生手背疼痛情形。
2.執行手脘活動,如:搓衣服、擰毛巾或拿取重物。
3.執行手脘伸肌活動,如:投球動作或手漲朝下支撐時產生疼痛。
(二)手臂無力:無法用力握東西。
(三)肌肉萎縮:長期疼痛致使不敢使用手臂,導致肌肉萎縮。
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網球肘,若有上述症狀,請至外科門診就醫。
四、網球肘治療方式有哪些?
網球肘有可能自然痊癒,但由醫師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縮短病程,治療以解除疼痛、增進功能為主。
(一)休息:症狀發生之初,需停止會引發疼痛的動作,必要時依醫囑使用手腕、前臂支架或半片石膏板固定,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二)冰敷與熱敷:急性期24小時內劇烈或長時間運動後,可使用冰敷治療。症狀超過72小時候,則可考慮局部熱敷,每天2到3次,每次15分鐘。
(三)護具使用:於手肘下方約5公分處使用固定帶或護肘,使肌肉在活動時不會過度用力,以緩解受創肌腱之負荷。
(四)藥物治療:可分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局部類固醇注射兩種,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可分局部外用及口服兩種劑型 – 外用藥物:可暫時緩解疼痛,無特別副作用;口服藥物:亦可緩解疼痛,但有腸胃不適之副作用,會限制此藥效果。而局部類固醇注射 – 可以快速而顯助減緩疼痛。
(五)運動治療;當急性疼痛消失時,即可依醫師指示進行前臂伸肌伸展運動及手腕關節肌力加強運動,以緩解疼痛、預防肌肉萎縮與恢復功能。
1.前臂伸肌伸展運動:手臂向前水平伸直,手掌朝下,使用另一隻手壓住手背,慢慢將腕關節向下彎曲,彎到緊繃程度,維持10秒,再慢慢放回。以上動作可重複執行5-10次,每天執行1-2次。
2.手腕關節肌力加強運動;前臂放桌上,手掌朝下伸出桌緣,手握重物如,啞鈴或罐頭,前臂不動,做腕關節向上伸展的動作,維持10秒鐘,再慢慢向下彎曲,重複執行5-10次,每天執行2-3次。
(六)體外震波治療;針對發炎組織給予高能量震波,促進組織代謝循環,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功能,以緩解疼痛。
(七)復健治療;一般使用的方法有熱療(如熱敷或紅外線)、水療、超音波治療、針灸、干擾波電療及 肌肉按摩,持續治療1-2週。
(八)手術;如嚴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且保守治療6-12個月仍無效,則可考慮手術,70﹪可獲得良好成效。
五、居家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術後傷口保持乾燥清潔,若有異常紅腫、熱、痛或有分泌物時,須立即返診。
(二)術後患肢避免提重物。
(三)訓練肌肉力量,如手握軟球及手推牆壁等,運動需量力而為,並適當的休息。
(四)注意工作或運動姿勢,手臂維持正確姿勢,避免會造成疼痛的動作,勿長時間重複使用或過度運動,活動時可配戴肘關節護具。
(五)日常生活可選用適當、省力的輔具,如以機器代替家事,借用手推車或背包等提重物。
(六)執行各項運動前先熱敷、做暖身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
(七)日常生活注意保健,預防再度復發。
(八)術後依醫師指示返回門診診治。